2013年3月18日星期一

屠龍記



《屠龍記》的故事,從演員與劇評人間的一場官司開始。在「藝評」獎風波鬧得滿城風雨的今天,這個題材無疑又有了被大家討論的新亮點。

創作的緣起,是多年前有報紙向黃詠詩約稿,想邀她來評評當時城中的兩個熱議之作。她想來想去,就是下不了筆,一想到登出來可能會被創作者反駁,她就覺得「背上寒一寒」。膽小之餘,也是想到身為創作者的自己,很難去評斷別人的東西。「因為我自己也還在尋找中、摸索中,而且自己也是創作人,更懂得自由很重要。況且他們在做的一些東西,我還不大明白,也可能只是不合我自己的taste吧,我怎麼能代表一個美學去說他對或者不對呢?真的不懂,所以最後推了(寫作邀約)。」當時,她剛再回到演藝學院讀碩士課程,就朝著這個方向去研究。一個劇評人、一個演員、一單官司,《屠龍記》的故事慢慢浮現了。

戲劇發展 大就是好?

剛開始創作劇本時,黃詠詩還是從自己的生活出發,主人公也是一個住唐樓的女作家,因為寫作被人控告,然後用自己的方式擊垮了這個巨人,所以叫做《屠龍記》,可寫著寫著卻發生了轉變。「創作期間,樓下可以買東西吃的地方一間間關了,幾十年的燒味店、一間間小茶室……變成了賣奶粉的、賣手袋的、賣表的。我很不開心:這裡有人住的,不是只是給人買東西的。這個氣氛對我有化學作用,說的是這種發展或者是規模的擴張對這個地方是好還是不好呢?仍未知。但是那些很精緻的、小小間很有特色的東西好像抵擋不住一種力量,在毀滅中。」

大的是不是一定是好的?劇本中,一間萬眾期待的大劇院終於落成,參照古希臘劇場,能容納三千多人。一個香港演員成功申請成為劇院開幕時的劇場代表,卻做了一場超級難看的演出,可是仍然全院滿座。劇評人於是寫文批評,直說痛心——我們發展到現在,怎麼會代表香港的是這套戲!演員於是把這劇評人告上法庭。故事設置中的諷刺意味不言自明。

「我想我寫的是對未來的一種憂慮,」黃詠詩說,「個個都在說劇場怎麼那麼小,如果可以做給一千人看,那做給八十人看有甚麼意思?但是做給一千人看的時候,那個作品要經過多少層的過濾才能觸動觀眾?愈做愈大是不是就是有成績?全院滿座是不是就代表好?那些美學呢?創作人的追求呢?藝術家在這一刻選擇了這種方式去擴展演出規模,其實他也很慘,因為他因此再做不回自己的東西。」

演出仍請來與黃詠詩合作多次的李鎮洲執導,劇中除了鄧偉傑與邵美君飾演的演員與劇評人發起連串對戰,還有陳康與白只飾演的雙方律師夾在中間左右為難。「這兩個律師從門外漢的眼光來看這場爭論,其中一場為了談和解兩人還要惡補甚麼是戲劇。多了一個角度,也多了一些幽默。」

節錄自:香港文匯報 (記者:尉瑋)